水利工程雖然改善了交通條件,但是并不能取代陸上的交通。因此道路和橋梁就成了陸上交通的基本條件。我國歷史上很早就建設道路系統。《禹貢》一書已經論及我國的道路系統。
中國歷史上的古道分馳道、驛道、棧道。馳道是秦始皇所修建的天子專用道,而且加以綠化,布有警衛。驛道供郵傳之用,規格較低,而長度更在馳道之上。如遇地勢險要,驛道寬度受到限制,并因地形的原因需要有時還增加人工設施,才能建成道路,此種道路就成了棧道。因此,棧道既不在寬,也不在長,而在于險。
道路通過河道或峽谷山澗,必須架橋。因此,一定程度上道路和橋梁同時誕生。我國古代橋梁中以河北省趙州安濟橋最為馳名。安濟橋又名趙州橋,位于河北趙縣城南2.5km處,橫跨三交河之上。還有一些橋或因建筑方式獨特,或因具有特別的歷史意義,也成為重要的見證歷史的旅游資源。如北京的盧溝橋、福建縉江的安平橋等。
上篇:
下篇:
全國聯盟:17000002262 監督投訴:18809312262
備案號:隴ICP備13000421號 版權所有:蘭州中豐建科工程技術中心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
甘肅總部: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西站西路46號A1-27樓